綠色的豐碑

來源:江山傳媒集團    作者:祝龍光     時間:2022-11-16 10:28:00    「我要投稿

A11.jpg

  廣渡村是江山的歷史文化名村,有明代毛氏宗祠石柱石礎、清代大公殿等建筑,還有尚存的石牌坊、八角井、古民居等,無不見證著古村歷史文化的榮耀。廣渡村還是青山連綿、碧水環繞的生態村。那郁郁蔥蔥的林木,隨風搖曳的竹林,漫山遍野盛開的山花,以及成片或散落的油茶綠茶果樹,把古村裝點得分外秀美,更是養眼養肺,讓人心曠神怡!

  不久前,我有幸參與編寫《江山市林業志》,從中發現了一條與廣渡村綠化造林有關的大事記,讓我對廣渡人刮目相看。于是,我們結伴而行,抵達嵩峰山下的廣渡村,在文友、村干部的引領下,進行了一次時間雖短但頗有意義的廣渡之行。

  《江山市林業志》記載,1989年植樹節,當時的王村鄉政府為大爿地村立了一塊“千畝綠化工程紀念碑”。此碑立在馬鞍山腳下,即現在的柴家村橋頭,是為表彰當地干部群眾綠化造林的功績而立的。據史載,這是江山有史以來林業方面的第一塊紀念碑,也是全省第一塊林業紀念碑。雖然王村鄉早在1992年并入峽口鎮,當年的大爿地村和柴家村、廣渡村也已重新合并為廣渡村,但紀念碑仍巍然屹立著,干部群眾合力造林、綠化荒山的事跡不僅鐫刻在碑上,而且在社會上廣為傳頌,激勵著后人。

  廣渡村是個擁有3000多人口的大村,林地面積8000多畝。我老家離廣渡村五公里,開門便見廣渡村層層疊疊的群山,廣渡村茂密的山林,豐厚的植被,既是大自然的賜予,祖宗留下的財富,也是人們長期封山育林的結果。譬如嵩峰山,一山跨浙贛,還有其它山巒,地處江西邊界,涉及兩省毗鄰鄉村,他們早就達成共識,建立聯防組織,共同守護山林。

  我們慕名來到紀念碑前,凝視這塊不高不大再普通不過的石碑,不禁心生敬意。

  廣渡人堅持種植與利用并舉,確保青山常在。在1990年積極響應市里發出的“五年消滅荒山,十年綠化江山”號召,劈山整地87.67公頃。新世紀之初,峽口鎮著手建設三塊速生豐產林示范基地,廣渡村就占了兩塊,一塊是60畝雷竹筍用林,另一塊是美洲黑楊速生豐產林。辛勤的汗水,換來了古村林業經濟的豐碩成果。此后,村民又利用豐富的毛竹資源加工成竹產品銷售,以此增加收入。

  如今,村民們辦的竹產品加工企業就在紀念碑的附近,就地取材,合理開發,守護青山,永續利用,已成了人們的自覺行動。新時代的農民,正在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的指引下,書寫著生態文明的新篇章!

A3.gif

保護未成年人圖.jpg


溫馨提示:凡注明“來源:江山傳媒集團”均系江山傳媒集團原創作品,轉載時敬請注明“來源江山傳媒集團及作者姓名”。
標簽:
「編輯:伍江濤 」

違法和不良信息公開舉報電話:0570-4581120

工信部備案號:浙ICP備11001764號-3

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不卡顿AV